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福建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关工委积极响应福建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号召,于2025年4月28日组织全院师生集中观看《五老说》第135期“毛主席《论持久战》战略思想指引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专题讲座。本期讲座由福建省“五老报告团”成员、福建医科大学关工委副主任唐明生教授主讲,系统阐释了《论持久战》的战略智慧及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唐明生教授以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为切入点,结合详实史料,深刻剖析了《论持久战》的科学预见性与辩证思维,指出其“防御—相持—反攻”三阶段理论为抗战胜利提供了关键战略指引。他进一步联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调毛泽东思想的战略传承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统一,尤其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论持久战》中蕴含的人民立场、持久斗争精神仍为新时代攻坚克难提供重要启示。
学院关工委号召全体师生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将“持久战”思维融入学习和工作实际: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锚定长远目标;二要发扬斗争精神,在交通强国建设中践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三要创新实践路径,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转化为解决专业领域“卡脖子”难题的实际行动。
本次主题讲座在同学们心中激发共鸣,学生代表们踊跃分享所思所悟。
心得体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301 陈纬杰:
唐明生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论持久战》不仅是一部军事著作,更是一部充满辩证思维的战略经典。毛泽东同志基于对中日双方国情的科学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持久战理论,将抗战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这种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的战略思维,不仅指引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对当今时代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国发展面临诸多挑战。《论持久战》所体现的战略定力、辩证思维和持久奋斗精神,为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作为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国家建设,都需要这种战略思维。在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等新兴领域,我们既要保持战略耐心,又要积极主动作为。特别是在攻克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时,更需要发扬持久战精神,以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方法持续推进创新。
智慧交通2301 张博:
讲座中关于人民战争思想的阐述让我深受启发。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新时代,人民战争思想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作为交通运输领域的学子,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未来的交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论是城市交通规划,还是农村公路建设,都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我们要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出行痛点,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智能交通等新兴领域,也要注重让科技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真正实现交通惠民的目标。
智慧交通2301 赵普皓:
唐明生教授对《论持久战》中斗争精神的解读让我深受触动。抗战时期,面对强敌入侵,中国人民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最终赢得胜利。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领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必须传承和发扬这种斗争精神。
在交通运输领域,我们面临着智能网联、绿色低碳等重大技术变革。这些领域的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奋斗。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特别是在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时,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同时,要培养创新意识,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在交通强国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讲座让我更加坚定了专业报国的信念,决心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智慧交通2301 陈自放:
讲座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智慧对当代实践的指导意义。《论持久战》所蕴含的辩证思维、战略定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启示。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其发展同样需要长远眼光和科学规划。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这既需要保持战略耐心,又要把握发展机遇。一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坚持质量优先,避免急功近利;另一方面,在技术创新上要主动作为,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我认识到必须将《论持久战》的战略思维运用到专业学习中。要立足我国交通发展实际,既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又要坚持自主创新。特别是在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等新兴领域,要培养系统思维,统筹考虑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讲座激励我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投入专业学习,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专题讲座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更是一次对使命担当的深情召唤。通过《五老说》第135期,我们深入领悟了《论持久战》的战略智慧,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的信念。作为福建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青年学子,我们将始终铭记抗战先辈的英勇奋斗,以持久战的战略思维武装头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交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我们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动力,在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等前沿领域持续深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让《论持久战》的真理光芒在新时代继续闪耀。

